工程項目管理系統(tǒng) | OA系統(tǒng) | ERP系統(tǒng) |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 | 裝飾管理系統(tǒng) | 簽約案例 | 購買價格 | 在線試用 | 手機APP | 產品資料
X 關閉

dn2000頂管施工組織設計20p

申請免費試用、咨詢電話:400-8352-114

某路段交口頂管工程,頂管穿越十一經路。頂管用DN2000水泥管,頂進長度約為60米。需平行頂進兩根,頂管完成后穿入DN1200熱力工作管道兩根。
二、主要施工方法和措施
(一)、工藝流程
施工準備(施工人員進場—測量放線、引測施工控制點—施工設備進場)—帷幕樁—大口井制作—工作井開挖及支護—工作井底板澆筑—洞口制作及頂進設備安裝、調試—頂管機出洞—吊放第一節(jié)砼管—頂進(注漿減阻)—依次循環(huán)—頂管機進洞、頂管結束—拆卸設備
(二)、主要施工方法
1、施工準備
(1)、認真熟悉及審查圖紙,領會設計意圖,查看現場、校核現狀資料,進一步確定管材、勞動力、機具、材料設備的供應計劃。
(2)、組織施工人員認真學習工程技術文件,深入了解工程性質,工程范圍、設計意圖、施工期限、各種管道及構筑物的具體情況,工程質量要求、技術和安全措施等,對參加施工的施工隊下達施工任務,進行技術交底。
(3)、開工前對地上地下障礙進行調查,搞好施工現場三通一平工作,布置好施工作業(yè)區(qū)。
(4)、開工前教育職工不亂潑亂倒,愛護周圍環(huán)境,與周圍居民搞好團結,講究精神文明。
(5)、落實好駐地的安全、防火、防盜措施。
(6)、根據工程質量、工期、施工進度計劃以及公司具體的機械,人員情況按施工組織設計要求組織采購各種材料進場。
2、頂管施工
(1)、測量放線
施工前由設計、甲方、施工單位三方確定軸線及水準點高程,并建立相應的地面控制點,便于施工時復測,經監(jiān)理部門進行驗收后再進行施工。
建立地面地下測量控制系統(tǒng),控制點設在不易擾動,視線清楚,方便校核,易于保護的地方。
(2)、工作井和接收井的布置
DN2000頂管主副工作井尺寸為:
工作井:長7.5米,寬9米,深7.5米(含基礎)
接收井:長5米,寬9米,深7.5米(含基礎)
(3)、工作井、接收井作法
工作井采用水泥攪拌樁單排咬打方式進行閉水。在距井邊工字鋼邊緣0.5米處進行水泥攪拌樁帷幕施工(水泥參入量為15%),樁長10米,直徑為Φ600,互相咬合200mm。
工作井后背采用36#b型工字鋼豎排密打,其它三側采用36#b型工字鋼橫排密打,樁長10米。工作井采用人機配合開挖,工作井內用36#b型工字鋼焊接兩道雙矩形支撐框架,每道支撐四周使用雙層36#b型工字鋼加焊三角支撐。接收井四側施打10米長36#b型工字鋼,接收井四周采用工字鋼橫排密打。接收井支撐框架做法與工作井一致。工作井與接收井四周采用ф40鋼管制作一米高的護欄,工作井、接收井各安裝20蹬U型爬梯,爬梯分兩步下至井底。
封底:井身開挖及支護至設計標高后,回填碎石墊層封底,井底預留集水井。
(4)、基礎做法
工作井內采用碎石墊層200mm厚,其上做C20混凝土底板厚200mm,基礎內預制Φ14螺紋鋼,焊成0.4m×0.4m網狀。
(5)、工作井、接收井降排水措施
在工作井、接收井四周各打2眼Ф500大口井,井深12m,工作井內對角設集水井兩座,井徑0.5m,井深基礎下1m,坑底四周設0.3×0.3m排水溝,1%坡度坡向集水井,井內穩(wěn)泵,晝夜排水。
(6)、頂進設備安裝
1)、把地面上建立的測量控制點引至工作井內,并建立相應的地面控制點,便于頂進施工時復測。
2)、工作井內精確測放軸線。
3)、穩(wěn)置軌道。
基礎上焊接導軌基架。安裝完成后應對其質量進行檢查,每條導軌測其4點高程,高程必須一致,導軌間每隔一米加設一根扁鋼支撐。
軌道采用鋼制軌道,表面平直光滑無毛刺。根據設計管道的標高進行軌道安裝,軌道中心線與管道中心線在同一垂直平面內,軌道與底板基礎連接牢固。軌道安置在工作井前段,距洞口止水圈30cm。
4)、主頂油缸架穩(wěn)置
依照軌道和管道中心線、高程為參考,進行穩(wěn)置主頂油缸底架,油缸底架中心線與所頂管道中心線在同一垂直平面內,油缸底架及主頂油缸穩(wěn)置要牢固并在允許偏差范圍內。
5)、后背鐵穩(wěn)置
后背鐵采用鋼制后背鐵,后背鐵受力面平直,具有足夠的剛度和強度。后背鐵安裝要在后背鐵與坑壁之間澆注鋼筋混凝土,與工作井底板充分接觸并與管道中心線垂直,安裝偏差要在允許范圍內。
6)、設備聯(lián)接
主頂油缸的油路應并聯(lián)連接,每臺油缸應有獨立的進油、回油的控制系統(tǒng)。其它各設備之間按規(guī)范進行連接安裝,安裝完畢后進行調試。
7)、供電系統(tǒng)的設置
供電系統(tǒng)由變壓器、總控箱、分配箱、開關箱和用電設備及輸電線路組成,總控箱、分配箱、開關箱及升壓裝置的布置應符合相關規(guī)范要求,并采取防雨、防曬措施;輸電線路采用線板架設并標識,線路架設應橫平豎直、符合相關要求。
8)、設備調試
A、所有的電控系統(tǒng)安裝完畢后對電控系統(tǒng)的連接及控制開關進行調試,檢驗線路連接是否正確、開關是否靈敏。
B、對主頂油缸及油泵站進行調試,檢查油管是否連接正確、油泵站運轉是否正常、油路控制閘閥是否完好、頂鎬出鎬縮鎬是否正常,對油管進行排氣處理。
C、對測量系統(tǒng)進行校驗,檢驗支架的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對儀器進行擺放調試。
D、對機頭的各項開關進行調試,檢驗電壓表、電流表;檢驗刀盤轉向是否與控制相符;檢驗糾偏系統(tǒng)是否運轉正常;檢驗壓力表是否靈敏;
(7)、工作井洞口處理
為阻止地下泥水及觸變泥漿從管外壁與土體形成的縫隙流入工作井,特制作雙層止水圈,止水圈主要由四片鋼制法蘭盤和兩片橡膠墊組成,橡膠墊內含膠量應大于50%。要求雙層封閉圈中心線與管中心線一致。而且在洞口正上方處預埋三根20mm注漿管,頂管開始,使管節(jié)一出洞就被泥漿包裹,減少摩阻。
洞口封閉圈做法:首先將預制的止水圈鋼法蘭焊接在進洞不受影響的鋼件上,然后兩側縫隙處支模打灰,最后鋼制法蘭及橡膠圈與螺栓連接,將橡膠圈壓緊。掘進機頭推進土層前,拔掉龍門樁以使掘進機頭順利推入土層。
(8)、頂進
本工程采用泥水平衡頂管掘進機,頂進分為初始頂進和正常頂進兩個階段,掘進機從頂進開始到第一節(jié)管子接上并與掘進機連接好之前的頂進稱為初始頂進,在此以后的頂進稱為正常頂進。
A、初始頂進
初始頂進階段緩慢進行不可以進行糾偏,要始終注意觀察掘進機與基坑導軌的接觸情況是否正常,如果不正?;蛴写蟮淖兓?,必須停止頂進,經原因分析后,再決定是否繼續(xù)頂進。
B、正常頂進
泥水平衡頂管施工在正常頂進中,開頂前先打開排泥系統(tǒng)和注水系統(tǒng),運行30秒后再開啟切削口,在儀表盤上觀察泥水倉內泥水壓力,兩數值都在設定的范圍內時才能頂進。停止頂進時,先關閉頂進系統(tǒng),然后關閉掘進前方的泥水倉門系統(tǒng),再關停排泥系統(tǒng)。
頂進過程中,正面土壓值的變化是通過倉前的壓力表來觀察的,頂進前根據理論計算設定一個泥水壓力值,頂進時通過調節(jié)排泥量和頂進速度保證掘進機正面的穩(wěn)定壓力在設定值的范圍內。操作者應始終注意觀察各電流表及電壓表是否在正常范圍內,應通過改變推進速度、排泥速度使泥水倉壓力始終控制在上下限之內。
(9)、測量、糾偏方法
頂管掘進機先進有效的糾偏系統(tǒng)是由四組糾偏油缸構成的,糾偏的控制是根據管道激光測量定位系統(tǒng)來決定的。在頂進過程中,激光經緯儀從始至終進行跟蹤測量,激光糾偏系統(tǒng)隨時根據激光點的左右上下進行糾偏。頂進第一節(jié)管時,每頂進0.2~0.3m即對中心線和高程測量一次,頂進正常時,每頂進0.5~1.0m測量一次,發(fā)現偏差及時調整糾偏,加以修正控制。做到勤測勤糾,先糾高程偏差后糾左右偏差,并做好糾偏記錄。
(10)、泥漿減阻的方法和技術措施
長距離頂管的成敗在于減阻的好壞,采用觸變泥漿減阻護壁的施工措施,即在管壁與土壁之間注入觸變泥漿。
1)、觸變泥漿的配比
觸變泥漿配制:選用較好的鈉基膨潤土,膨潤土:水=1:8(重量比),采用機械定量攪拌桶把水與膨潤土攪拌均勻然后打入幾個注漿罐,靜置12小時,使其充分吸水,膨潤成膠體,利用比重計測其比重,掌握在1.15g/cm3為宜。
2)、注漿孔布置
頂管機機尾部均勻設置三只壓漿孔,為頂部和120°兩個漿孔,同時在洞口注漿,頂進時,及時跟蹤注漿,確保在頂管機后面及時形成完整的泥漿套。
每個注漿孔均安裝閘門進行獨立控制,并在第一節(jié)管的注漿孔前安置注漿壓力表。
3)、同步跟蹤注漿
制作觸變泥漿采用機械定量攪拌罐把水與膨潤土攪拌均勻,然后打入兩個鋼制注漿箱,靜置12小時,使其充分吸水、膨潤成膠體。將地面配制好的觸變泥漿經注漿泵增壓后進入輸漿管,通過環(huán)形管注入頂管機及管節(jié)的壓漿孔,形成泥漿套。當管節(jié)頂進時,利用頂管機尾部環(huán)向均勻布置的三個壓漿孔,與頂進同步跟蹤注漿,以確保當掘進機向前時在其后形成的環(huán)向空隙立即被泥漿充填,從而形成完整的泥漿套。
4)、補壓漿
管節(jié)在頂進過程中,由于部分漿液流失到土層中,因此必須利用管節(jié)上的壓漿孔進行補壓漿,一般在一節(jié)管頂進結束后就應進行補壓漿,且還要視每段頂進的阻力情況。
5)、壓漿量與注漿壓力
壓漿量原則上控制在同步跟蹤注漿量為管節(jié)外理論空隙體積的2倍左右,注漿壓力值不宜過高和過小,依據采用漿液的粘度和管路長度,壓漿站的壓力初步控制在20~50KPa。經計算,觸變泥漿用量約為31.05m3。
6)、預留注漿孔補孔措施:
將長15mm的熟鐵堵擰進預留注漿孔,擰至管外壁,用手砂輪將管內壁的注漿孔打磨出坡口。熟鐵堵臥進管內壁的空隙部分用電焊條填充滿焊,焊縫表面略高于管內壁1~2mm,用手砂輪將表面打磨光滑。
(12)、通訊及監(jiān)控方法和措施
為解決管道內和地面之間的聯(lián)絡,在地面控制間、頂管機內均安裝內部使用程控交換電話,保證各崗位通過電話自由聯(lián)絡、信息暢通。
發(fā)布:2007-08-14 13:34    編輯:泛普軟件 · xiaona    [打印此頁]    [關閉]
相關文章:

泛普施工管理軟件其他應用

項目管理工具 禪道項目管理軟件 夢龍項目管理軟件 微軟項目管理軟件 裝飾管理系統(tǒng) 裝修預算軟件 項目計劃軟件 項目進度管理軟件 軟件項目管理工具 材料管理軟件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系統(tǒng) 項目管理系統(tǒng) 施工管理軟件 建筑工程項目管理軟件 工程管理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