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公司:成都市成華區(qū)建設南路160號1層9號
重慶公司:重慶市江北區(qū)紅旗河溝華創(chuàng)商務大廈18樓
當前位置:工程項目OA系統(tǒng) > 建筑OA系統(tǒng) > 項目計劃軟件
施工階段投資動態(tài)控制的投資分解結構
1、前言
在工程項目的實施中,需要對大量的投資數據進行及時、準確地收集和分析處理。隨著工程項目規(guī)模的擴大,技術復雜程度的提高和參與方的增多,計算機作為現代化的信息處理工具已成為建設項目投資控制必不可少的工具。投資分解結構是工程投資控制的靈魂,因為它是投資控制系統(tǒng)的前提和基礎,是應用計算機對投資值進行比較、分析和糾偏的基礎,也是項目管理信息系統(tǒng)(PMIS)中的各個子系統(tǒng)之間進行數據交流的橋梁。
由于據統(tǒng)計施工階段的投資控制對整個項目經濟有效性的影響只有10%,因此施工階段的投資費用控制在國內被普遍忽略了。其實不然,施工階段是建設項目價值和使用價值實現的主要階段,在施工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干擾因素,常常使建設項目投資增加、工期延遲。因此施工階段的投資控制不僅在付款審核和工程變更管理上,還在于隨著工程的進展,跟蹤發(fā)生的投資費用,及時提供各種投資費用狀態(tài)數據和比較報表,發(fā)現偏差立即進行糾正,這是一個循環(huán)的過程,即是一個動態(tài)控制的過程。所以,施工階段的投資控制同樣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和設計階段的投資控制結合在一起,形成投資控制的全過程動態(tài)控制,才能順利實現項目的投資費用目標。
在國內施工階段的投資控制分解結構研究的較少,至今還沒有一套應用于實際工程的投資分解結構。本文將在分析標準投資分解體系的基礎上提出一個應用于實踐的投資分解結構。
2、投資分解體系的分析
目前國際上通行的建設項目投資分解和編碼大體上可劃分為兩類:
一是按建設工程的工種工程作為劃分的主要依據對項目進行投資分解和編碼,如美、加等國的Masterformat投資分解體系,以及我國廣泛采用的定額投資分解體系。它們將投資分解為基礎工程、墻體工程、門窗工程、金屬結構工程、裝飾工程、安裝工程……。這種劃分對投資的費用項劃分的十分詳細具體,適用于費用審查。但是對于項目投資的動態(tài)控制和投資動態(tài)預測來說有缺陷,因為它不能在時間上與施工的動態(tài)進展相匹配。所以它只適用于對建設項目進行靜態(tài)的控制和投資估算。
二是按建設項目的構成、工程部位作為劃分的主要依據,如美國的Uniformat投資分解和編碼體系。它將投資分解為基礎、地下結構、主體結構、裝飾工程、電氣系統(tǒng)…。這種劃分與建設工程的施工進度相關聯(lián),能動態(tài)地比較、分析投資,但是它不能對項目費用進行詳細的審查,尤其是不能核查施工工程量,這樣就不能有效地進行投資偏差分析。
八十年代以后,許多國外的學者在對已有的標準投資分解結構和編碼研究后得出結論,認為傳統(tǒng)的體系各有缺點,難以應用于項目實施中的全過程動態(tài)控制,紛紛撰文提出新的投資編碼結構,力圖將工種工程和工程部位兩種編碼體系結合起來。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美國的Barrie和Paulson系統(tǒng),以及德國的PBDE系統(tǒng)。
然而在國內對投資分解體系的研究較少,至少仍沒有一套應用于實際工程的完整的動態(tài)投資控制分解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