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公司:成都市成華區(qū)建設南路160號1層9號
重慶公司:重慶市江北區(qū)紅旗河溝華創(chuàng)商務大廈18樓
當前位置:工程項目OA系統(tǒng) > 領域應用 > 銷售管理軟件 > 外貿管理軟件
林毅夫:世界經濟仍存二次探底可能
??? 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日前警告說,世界經濟復蘇的基礎還異常脆弱,不排除再度陷入衰退的可能性。也就是說,世界經濟有陷入“W”型衰退即“雙底”衰退的可能。
林毅夫并不是唯一一位近來發(fā)出這一警告的經濟學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多米尼克·斯特勞斯-卡恩和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美國全國經濟研究局前局長馬丁·費爾德斯坦等知名人士近來也都有類似的研判。在當前全球經濟向好發(fā)展、樂觀情緒占據上風的情況下,這種警告正當其時。
怎樣全面認識當前世界經濟走勢?怎樣才能做到既不失去信心又不掉以輕心?卡恩的一句話或許可以作為注解,那就是,當前經濟復蘇“強勁出乎意料,但疲軟也是事實”。
“強勁”,是指經濟復蘇勢頭好于預期,尤其是與去年年初的直線下滑相比。世界銀行最新發(fā)布的《2010年全球經濟展望》報告說,隨著一系列經濟刺激措施的實施,金融危機最糟糕的階段可能已經過去,世界經濟正在復蘇進程中,此前的信貸市場凍結、資本流動全面倒轉的極端情況已不復存在。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對今年世界經濟增長的預測分別為3.1%和2.7%,均大大好于去年的負增長。
但“疲軟”,也是不爭的事實——世界經濟不僅短期走強難度頗大,而且風險重重。
首先,存在通脹風險。為應對這場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危機,各國政府都制訂了龐大的開支計劃,利率都降至歷史罕見的低位,這促成了經濟的快速復蘇,但也累積了惡性通脹的風險。
其次,存在驅動力不足的風險。在許多國家,增長是“政府驅動”刺激經濟的結果,個人消費并沒有被有效激活,一旦政府不得已而開始實施“退出策略”,經濟復蘇進程將可能因缺乏驅動力而出現(xiàn)逆轉。
再次,存在高失業(yè)風險。以美國為例,失業(yè)率近期仍維持在10%的高位,這也成為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支持率下滑的最重要原因。就經濟層面講,失業(yè)率居高不下,勢必遏制消費,進而損害經濟復蘇的努力。
此外,在許多國家,銀行的壞賬問題并沒有得到徹底解決,房地產市場的泡沫還未完全擠出,新的資產泡沫又開始顯現(xiàn),迪拜的債務風波和希臘、墨西哥主權信用評級下調則提醒人們潛在的金融風險。這些都給經濟可持續(xù)復蘇帶來了變數。
林毅夫說,重建經濟和就業(yè)需要多年時間,“我們不能期待一夜之間就從這場深刻而痛苦的危機中恢復元氣”。美國聯(lián)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本·伯南克也警告,現(xiàn)在就斷言美國經濟已實現(xiàn)持久復蘇還為時尚早,而且,盡管經濟再次急劇下滑的可能性很小,但“雙底”衰退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
所有這些問題,都指向一個核心的因素:實施“退出策略”的時機。這是一個兩難問題。世界銀行報告認為,如果過早實施“退出策略”,即在私人消費和投資尚未成為經濟復蘇的推動力之前實施,經濟復蘇可能夭折。
但如果過晚實施“退出策略”,風險同樣存在。世行認為,如果不能及時實施“退出策略”,龐大的貨幣供應將導致全球經濟出現(xiàn)通脹,并形成新的資產泡沫,這將迫使一些國家采取貨幣緊縮政策,由此帶來的結果,“將是新的經濟衰退”。而在一些新興經濟體,“房地產市場和資本市場已經產生泡沫”。